> 文章列表 > 桐叶封唐成语典故

桐叶封唐成语典故

桐叶封唐成语典故

桐叶封唐 的成语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,具体如下:

故事背景 :周成王是西周的第二位国王,他年幼时由叔叔周公旦摄政。有一天,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宫中玩耍,周成王拿起一片桐树叶,将其削成玉圭的形状,并交给叔虞,开玩笑说要把唐国封给他。

周公旦的介入 :叔虞将此事告知周公旦,周公旦询问周成王是否真的有意分封,周成王起初只是开玩笑。但周公旦严肃地指出,天子无戏言,既然周成王已经说出了这样的话,就应该按照所说的去做。

结果 :周成王无奈,于是按照之前的承诺将叔虞封在唐国,叔虞的爵位为伯。后来,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,改国号为“晋”。

成语含义 :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比喻帝王给予臣子封地的诺言,或者指帝王不可轻率说话,一言一行都要言而有信。

这个典故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“君无戏言”的重视,以及对于礼制和承诺的严格遵守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桐叶封唐的成语出处是哪里?

桐叶封唐的故事有哪些版本?

如何理解桐叶封唐的寓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