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最新国际事件 > “甕头留得菊花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甕头留得菊花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甕头留得菊花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甕头留得菊花春”出自宋代苏泂的《寄内》。

“甕头留得菊花春”全诗

《寄内》

宋代 苏泂

甕头留得菊花春,过了重阳即诞辰。

想见闺中为寿酒,只同儿女说归人。

《寄内》苏泂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寄内》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。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一种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之情,展现了温暖而深沉的家庭情感。

译文:

甕头留得菊花春,

过了重阳即诞辰。

想见闺中为寿酒,

只同儿女说归人。

诗意:

苏泂以一种朴素而质朴的语言,表达了对家人和家庭的思念之情。他以\"甕头\"来指代自己离家远行的状态,\"菊花春\"象征着温馨和家庭的团聚。诗人说,在重阳过后,他的生日即将到来,他怀念着家中的亲人,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共度生日,并分享他们对他的美好祝福。然而,他只能将这份思念和渴望告诉儿女,无法亲自回到家中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厚意,以及对亲情的珍视。诗人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,表达了他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。他通过\"甕头\"和\"菊花春\"这两个意象,将个人的离愁与家庭的温馨联系在一起,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。

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最后两句中得到了特别的凸显。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中,与亲人共度生日,分享他们的爱和祝福。然而,现实的局限使他只能通过书信或与儿女的交谈来表达自己的愿望,这无疑增加了诗词中的情感厚度。

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家庭情感的珍贵和真挚。它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,也反映了宋代家庭观念的特点,即对亲情的重视和珍视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自然的表达方式,让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,也体味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。